揭西同乡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5127|回复: 0
收起左侧

[民俗文化] 粤东揭西县良田乡山区传统丧葬白事礼仪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30 10: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揭西论坛后将可参与回复发表与同乡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x
1、老龄长者早已备有棺木,称之为“寿棺”,寿棺内须装上钱纸,到人死后备为“烧倒头纸”用。如未备有,派人买棺木或请人做;买的棺木抬回时,子孙须哭泣至门外接棺。  2、良田风俗重视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
$ ^( p+ M+ X5 J5 \$ O: r: Z客家人对送终一事相当重视以没能跟老人说上话为终身遗憾,所以闻说父母或其他至亲病危消息一般都要立即赶回,尽最大可能见上最后一面,因此即使不远千里也要日夜兼程赶回。。
2 _6 t, V, q  v
2 ~7 ^! W1 }, q% \. ?- ^6 r/ G9 [二、入殓 揭西县良田乡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中原汉民的传统,如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特别重视风水等。相信灵魂不死的观念。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那死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比起其它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良田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小的变化。
6 J5 q9 v% G# v4 o2 P 5、封棺时,道士要讲一些年龄段的人,不要看封棺,称之为避煞。 (钉添丁及进财,二钉福禄天降来,三钉三元及第早,四钉子孙满庭阶。代代子孙广发财。, p2 a" G2 i; H  ~' j* M# d3 J
14、人死后,守孝之女亲人一般不用梳子梳头;地不打扫,安葬后及时打扫;子孙原则上吃素饭,不吃荤,至安葬后方可吃荤,称之“吃素”。
7 O) S7 m1 I/ \1 ~# m1 V 9、所有红纸书写的对联一律撕下,换上白色挽联,以白纸书“忌中”或“严制”(父死用),“慈制”(母死用)贴于正厅门边。$ }! m* \# v4 h4 V3 t
2、入殓前,至河边或井边用香纸买水浴尸。这种“买水浴尸”的习俗是中原没有的,显然受到了当地畲族的影响。
6 F% S2 l, T% |% P《文献通考》卷三记载:百越蛮,“亲始死,披发持瓶资,恸哭水滨,掷铜钱纸币于水,汲归浴尸,谓之买水,否则,邻里以为不孝。”入殓时,男带帽,女带绉纱、耳环,头垫布枕(菱角枕)穿寿衣(男双女单),有钱人家还给死者戴上金银首饰。- T. H+ M4 n( r. s0 g7 A9 {
11、亲人死后,孝子们要到族中长辈面前跪着哭求有身份、有治丧经验的人去料理丧事。选定若干名对丧事较内行者,协商安排善后事宜。赋予职称、工作项目,分层负责,包括总务、出纳、茶水、文书、跑腿、帮忙人员等。
3 d* x$ B' }, t! k( c旧时都是族中管理公尝(即公产)的人做理事人,也有族长做理事人的。孝家把钱交足给理事人,由他们去操办丧事。良田乡俗“爷(父)死听‘屋跨’,哀(母)死听‘外家’”,即父死由族内主权治丧,母死则要听从母亲娘家意见治丧。$ b/ d2 i+ X1 t2 O9 ^9 d
10、人一死,先遣子孙或邻居亲友一、二人,持子女生辰八字请地理师(阴阳)择日选定吉利日期:大小殓、移柩、祭奠、还山、安葬、测定方位等。
5 Z' b( B- j8 q/ [1 v, W 4、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3 E; y' I$ A/ h" U+ W$ x' {
6、死者足尾置一盏清油灯,称之“长明灯”,为死者照明,不迷路,顺利到达阴间。并倒摆一板凳,凳面朝里,触脚。凳后放一碗饭,上置熟鸭蛋一个,插上筷子,称之“脚尾饭”。饭后置一香筒,点香拜之,香不可间断,并烧脚尾纸(用银纸)。另置盏清油灯在死者头侧,不能超过头顶,一天三次即早中晚慢慢向脚下移动,到安葬时移至脚部旁。  
6 E' Z5 e& }$ Z) v) n  }5、当病人气绝时,马上杀一个公鸡,称之“洗脚鸡”。并并烤七个米饼,用柳条穿上放于死者手上,称之“打狗粄”。 12、首先发出讣告(俗称“行报”)。死者遗体在家里停放三辰(从断气那天算起),第三天才出殡,叫“三辰出殡”。此三天内,子孙及家属人等日夜要在死者旁边守着,叫“守灵”。主办丧事则由亲属或亲信操持。“行报”有一定的规矩,一般行报人不可进入亲戚家中,叫家主人出门口看“报单”,看毕将报单烧掉,手续完毕行报者方可进屋。此时,主人煮一对鸡蛋给行报人食,同时取红包(多少不计)并几索白线交给行报人,谓之“利是”。“行报”人绝不可住于被行报人家中,远者,只能租住旅店(今用电话通知但仍需写好报单待吊唁者到家前送交并烧掉)。
2 R. [/ M" R( R0 x( S: n1、良田人重伦理,亲人感情甚笃。有疾,必延医救治。如已病入膏肓,药石罔效,即随时观察其气色五官,急召子孙亲人,随侍在侧。 ; p/ I6 n' V8 O
13、死者的子女为孝子,见亲族戚友、帮忙者均应叩头。 一、临终处理。 16、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 粤东揭西县良田乡山区传统丧葬礼仪介绍  7、男死于家,称之寿终正寝;女死于家,称之寿终内寝。如死在他乡或凶死,不可抬入厅堂,只能安放于大门侧,以免凶神恶鬼进屋,殃及家人。仍是男左女右,头在里,脚在外,换上寿衣。其它礼仪都一样。 15、人死后,将死者睡的床铺上之用品立即抱出居室外;如其配偶在世时,把死者睡的床单、被单撕开一半,留一半给配偶,另一半在安葬后在坟圹上连同死者不用的衣物烧给死者;并把床铺移动立起靠墙放起不用。 4当病人气绝时,以红布或红纸包一块玉或金或银元或硬币,塞于死者口中,称之“含玉”,以示吉祥。
& k2 j4 E$ v7 Z- P3 `  i 8、人死后,堂上祖位、神位,均须以红纸掩之,以免祖先、神灵蒙受晦气。  3、入殓后,每天早、中、晚,特别是晚上鸡鸣前都要有人“哭丧”,一般为女儿、媳妇,直至发丧。 (1):日吉时良天地开,盖棺大吉大发财,天清地灵日月明,盖棺子孙进财丁。 (3):一封天官赐福,二封地府安康,三封生人长寿,四封白煞潜消,五封子孙时代昌。 3、烧纸钱时,子孙大哭。述其死者的苦楚和对子孙的厚爱,以示死者不该离去之意。 刘俊合(西田苦笋) 6、封棺时,请道士敲打铜锣、念词,备牲礼祭祀。男死,由族长封棺;女死,由女之娘家封棺。由孝男一人代表跪请之。封棺时,先由善其事者用粗钉(五寸钉)钉好,然后再由封棺者用斧头敲之,并讲五句吉祥话。另备小钉串上五色布,钉于棺盖前头,称之“子孙钉”。封棺时,正钉、副钉皆须给予红包。孝子在灵棺前“哭丧”。 封棺口诀:- j  I2 N+ n" C: |
7、封棺后,灵柩停于厅堂,前设香案,摆香筒、烛台、酒杯、茶杯及果盆、水果祭之。吊唁者一到丧宅,必先上香,烧纸钱,子孙在侧答礼。  3:丁兰刻木为母亲,万古流芳到如今,王字头上加一笔,儿孙代代出贤人。一笔擎起点上天,孝门家下子孙贤,王字头上加一点,时代荣华万万年。 良田人家的点主,一般安排在安葬前举行,由孝子双手置于背后,反持神主牌跪地,接受点主,或设点主台。死点主之人称点主官。点主官用朱笔将前书神牌之“王”字加一点成“主”,称之“点主”。点主时,由道士或阴阳先生引导点主。点主者,须讲四句好话。点主官下点主台后,孝子要备一份礼品送给点主之人。点主口诀:   T, H- L. m) u( `1 w
8、“奔丧”,也叫吊唁。
- ~2 G) m( M3 ?: f; e奔丧者须在出殡当天上午赶到并带上香、纸烛宝,“冥旌”或“冥轴”之类奠礼。然后为死者烧几柱香以告亡灵。
; _8 m) c' N7 l* ]8 O" a( l8 |& t 6、妇人死还须准备转祖衫,一疋蓝布,一疋黑布,各八尺长,还娘家留念。
7 G9 X5 y- i7 z 3、打斋普渡夜,将死者神主牌放置旁边,以礼品祭之。称之“陪席”。 [c有招魂竹、纸幡亦由捧香炉者持之。 2、安葬前一夜,打斋普渡众位无祀孤魂。分荤、斋两界,各设香案,各插一支香牌,荤界写“本境男女无祀孤魂香位”;斋界写“南无焦面菩萨香位”。案上摆设各种祭品,及寿金、银纸、割金、巾衣等。每碗祭品上均须插上一支香。  4、祭奠前准备各种礼物,包括主家与亲戚之五牲及猪羊。女儿、女婿要办三牲(今为猪肉一份、鸡或鸭或鹅一只、鱼一条。全熟)。预先请好礼生三人,一人为“通”,一人为“引”,一人读祭文,行三献礼,祭奠时子孙先焚香叩拜,再行三献礼。  5、发丧前,先请先生作哀章,奠章祭文,诔辞、吊辞等,以备行祭礼时应用。  3、行三献礼前先点香告灵、告祖、告天神。 [宽一弓手(两手插腰,两肘间之距离)长九足掌(脚尖至脚跟长度之九倍)深约棺木之长度。并在挖好洞焚香化灵屋。 3、丧事用纸,除使用白纸外,男死用青纸,女死用黄纸。男为乾,乾为天,青色;女为坤,坤为地,黄色。 4、普渡时,道士诵经念词,宣读红纸书写之普祭文。 六、点主  3、做道场是依时间长短分:道场功果连宵(即一夜),为经济不是很宽裕人家采用;下午连宵(为下午加一夜)为一般人家常用;其它一昼一夜、二昼一夜就视丧家的经济条件而定。 2、出殡前,有一个接“外家”的仪式:死者子孙在“外家”未来之前等候在路口,当“外家”到来,立即齐齐跪伏在地,“外家”将其一一扶起。“灵堂”门口,置有一围着桌围的“香案”,案上放三个碗、一壶酒。“外家”来到案前,把桌围一角摄于案上(死者是男,则摄左角,如是女则摄右角)。此后,“房长”把酒,“外家”接过后,第一碗向天而洒,谓之一碗敬天;第二碗洒向地,谓之二碗敬地;三碗洒于香案前,谓之三碗敬“亡灵”。 一笔擎起指东方,孝眷人等大吉昌,点得房房生贵子,富贵荣华福无疆。点天,天定,点地,地灵,点人,人长寿,点主,主英雄。 五、做官灯 2、做官灯,一般都有男家祭(即致悼词)、女拜血盆、行三线、破地狱等仪式。家祭,一般都用客家话,显得虔诚,朴实,不忘祖宗。破地狱,由和尚手持法器领着孝子围着预先放好的小青瓦的圈子转,边转道士边念“消灾经”。念毕,和尚手持法器将小青瓦打碎。从东西南北中破,共五门。以让死者少受阴间地狱之苦难,早日上天堂。 2:一点文房四宝透天庭,二点二十四山做圣灵,三点孔子遗下文章来,再点房房人间出公卿。 4、神主牌上书十二字,只有“主”写成“王”字。  1、做道场做官灯前,先行承服礼,孝子跪下接受族长或娘家代表递给之孝服、孝帕(今有用黑袖套代替)、香袋、麻绳,称之为披麻戴孝。授与者须讲四句好话,然后各自穿上丧服,戴上孝帕,拴上香袋麻绳。戴孝帕有“满堂白”、“见礼白”两种。“满堂白”,即到场的人均发白孝帕布。“见礼白”,即出礼的人不管来多少人只发一根白孝帕布,但至亲的也均发。另外帮忙人都要发白孝帕布。用于做道场,做官灯,发丧、送葬时披戴。1 L& L+ J6 Y8 U: R: _' R: P
七、营葬
  k! [; ^1 k" H& r% w四、承服
! w* j6 e7 }! S. W 5、制孝子戴用之头箍、耳塞。父亡塞左、母亡塞右。父母俱亡,不用耳塞。 2、承服,有棺前承服与当空承服两种,皆须备礼物。当空承服须设上下界礼物,上界斋蔬天金寿金、长钱爆竹、五干五湿。下界五牲礼物敬天,服满亦须当空除服。  1、发丧,也称出殡。三晨出殡,无论土葬火葬,由“房长”把铜锣交给“外家”,让外家开锣,外家接过后用槌在锣边轻敲一下后交给执“官锣”者。随着一声声沉闷的锣声,灵柩由“八仙”托出门外禾坪停放好,举行祭奠仪式。 [cocolor] 3、承服礼仪式。行承服礼、阵设,执事者各执其事。升炮、击鼓三通,鸣金三匝。大乐三吹,大铜三发,细乐三奏,金鼓齐鸣,更细乐。孝子执杖匍匐就位,跪卧仗,稽颡(额)(三次)。一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司樽者,酌酒、献酌,奠酒,献帛,伏俯。请读祝文,乐止,宣读,复乐。孝子执杖起立,跪、卧、杖。司樽者酌酒,一献酌,献馔(注:吃的食物。筷子),二献酌,献禽,呈箸;终献酌,献鳞(鱼),呈箸、献食,佑(又)食,献茶,献帛,稽颡(三次)。孝子执杖起立,礼成,升炮,乐止,孝子执杖匍匐入帏。 承服口诀:家门千载盛,富贵万年兴,房房皆富贵,代代出贤人。 1:我今把笔对天庭,二十四山做圣灵,孔圣赐我文章笔,万世由我能做成。点天天清,点地地灵,点人人长生,点主主有灵,主上添来一点红,代代儿孙状元郎。 1、孝杖:父死用竹,母死用树棍,长度为齐心窝,今则尺余,长短不论。 八、发丧 2、铭旌以白布九尺长,用纸书死者名讳、谥号(对角书写)共十七字贴于布上。 三、服丧 7、停柩期间亲朋吊唁,并致送奠仪、挽联、挽幛等,执事者应登记。亲朋来时,死者子孙须跪下迎接。  1、人死后,请道士或和尚追修功德。   12、送葬。先花圈,祭幛,孝子端灵位、遗像、灵幡走在灵柩前,再乐队,然后是灵柩,最后孝女亲族戚友。一直送达墓地。称“送上山”。送葬队伍颇为壮观。 4、女死,于发丧后将娘家的悗布应给娘家带回。 7、做百日。“做百日”即死人此日算起一百天为“百日”一般“百日”参后而不参前较为吉利。都具“三牲酒礼”香烛前往坟地参拜,其外家女和婿并同参加,亲戚都有以香烛、纸钱、纸衫和“白粄”具礼参拜(旧时、主家和主亲戚有去求仙问卜,倘若死人在阴间缺什么,应在“百日”烧给他,补还他)。 9、三献礼仪式。行祭奠礼(或行宾祭礼)肃静,阵设,执事者各执其事。升炮、击鼓三通,鸣金三匝。大乐三吹,大铜三发,细乐三奏,金鼓一齐鸣,更细乐。主祭者(宾)就位,参神,鞠躬,诣舆洗所,授巾,巾净,舆毕,复。跪,叩首,兴平身。诣香案前,跪,一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司樽者,酌酒献酌,奠酒,献箸,伏俯。复初位,行初献礼,主祭者(宾)由东阶升诣××老大(儒)人之灵座前就位,跪,一献酌,奠酒,献馔,呈箸,叩首,兴平身,复初位。行亚献礼,主祭者(宾)由东阶升诣××老大(儒)人之灵座前就位,跪,亚献酌,献禽,呈箸,叩首,兴平身,复初位。行终献礼,主祭者(宾)由东阶升诣××老大(儒)人之灵座前就位,跪,终献酌,献鳞(鱼),呈箸、献食,佑(又)食,献茶,献帛,叩首,兴平身,复初位。跪,叩首(三次),兴平身,三揖辞神,礼毕,撒馔(将鸡和猪头翻转倒放),升炮(主唱),孝子出帏,答礼,稽颡(三次),答拜(三次)。   A- n" y! o% V. ]( T$ u8 v
11、丢买路钱。丢买路钱之人,沿打火把人走的路线走,一路丢一路的钱纸。遇桥或过函要插香钱。 1、灵柩掩土(火化)后,回丧家应安香火或安灵。孝子女将麻绳、香袋拴于神桌脚上。然后是除孝服。 $ y: f' V& X. m# @2 H
18、送葬回来后,送葬者须先跨火堆(柏树枝),然后围一棵树或预先划的圆圈转三圈,再吃点菜食,方可进屋。 15、灵柩所经之路途,路上须燃放炮仗 5、祭奠场所多设丧居庭院或较宽敞之空地。依地理师指定之方位放置灵柩。柩上披一新毛毯,摆一香案,案上有香炉、蜡烛、水果(或果盆、罐头)案上放哀章、奠章、纸幡。香案前放一束稻草或草席、或跪垫,备礼生引至灵前跪下参拜。香案三、四尺前设供桌,供桌数目视祭品多寡而定。供桌上摆丧家提供牲礼(五牲)及亲戚带来之牲仪。末端桌上摆三杯酒,三碗鸡胗鸡肝,备三献礼祭用。供桌前设跪拜用之稻草、麻袋或跪垫。& r& F$ I6 G& f4 j
13、抬柩者均由族人或帮忙人担当。沿丢买路钱之路线走。
  j* j2 O% R3 f$ e" t" S- Y( P" T+ @& O 17、下葬后,道士还要给孝子女留后土和呼龙。孝子女背朝墓地,双手捧土抛向墓地,然后牵起衣服背后兜起,道士呼龙时向孝子女撒些大米粒。以示后人发达。 7、提供祭拜牲仪者,包含丧家、娘家、出嫁女婆家及媳妇娘家。祭奠完毕,牲仪各自带回,丧家须给红包,红包内金额由理事者决定,以牲仪折合现金或加一、二成为原则。 3、所留衣物及遗下存款由子女均分,其所遗银钱,称为“手尾钱”。 14、灵柩抬起后不得着地;如距墓地遥远必须中途休息,必须以长板凳二张承之。送死者及大,以示尊重。 6、过七。人(如今简化一般只做头七、五七、百日) 16、灵柩到达墓地,置于洞旁,依地理师所择时辰下葬、掩土、做墓头。 20、是夜,大禾坪或大厅内,为死者“做功德”(俗称做官灯),通宵达旦,孝子孝孙必须相伴到天明。有钱人家请来和尚做七天七夜功德(也称做斋)。 2、发丧后,死者之床铺被席及所用器皿,该抛弃者以火毁之;该留者刷洗干净,再搬回原位。  6、香案右方为礼生通之站立位置,“引”则站于末端供桌之旁,读祭文之礼生则站于香案之侧,孝子孝孙等穿有丧服者,围于灵柩四周,其余观礼立于供桌两侧或前方。 2 \! l: {) v4 M6 h$ I
8、祭奠时进行奠礼之礼生三人,须给予礼生肉(猪肉二斤)一块、毛巾一条、红包一个。 九、善后事宜 5、发丧后,第二日要至墓地并复坟(整理坟地环境)。' O- x( x0 T1 R$ H
19、发丧之日,死者家属要办酒宴答谢宾客。酒宴要完时,孝子女面向宾客下跪,由礼生代孝子女答谢宾客,孝子女三叩首谢拜。 10、打火把。用稻草扎成草辫子两根,根据安葬地远近来定长短。由两人打火把,在发丧前十来分钟前出发,按预定的线路走向安葬地。(此两人走在前头不可回头看),随后是“擎轴”“擎花圈”的人紧跟。他们把火把、花圈送到坟地即绕道而回,不能与后面的送葬队伍相撞。否则,视之不吉。   9、出行。人死后,其配偶、子女须到娘家、舅舅家或至亲家走动一下,各走一家。 注:现在按《揭阳市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提倡火葬,禁止土葬,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殡葬仪式已越来越简单,越节俭了,大多已经实行火葬,繁冗的做“功德”,改为放电影等。故以上礼仪有所更改,随礼就可。  转自客家风情 十、二次葬 8、做周年。“做周年”即死日算起一周年,为做“周年”。旧时如有钱者,可设筵宴恭请各亲朋参加。 良田旧时土葬的,在死者五年后,一般在农历8月初1这天捡骨装入陶罐(今实行火葬免此项手续),再请地理师选吉地安葬,称为扶起,有钱有地方人家修永久性墓地,称做风水,也叫二次葬。无钱或暂未寻到好地者则先找块地方暂放,称为寄金。每年清明应备牲仪,率子孙至墓地祭扫,以黄纸挂于墓碑上方之中央,称之“挂纸”。 11、除孝。亦称“除灵”。人死后一般在一年以上,古时也有满三年,今也有120天后除孝的。   10、上新坟。第二年立春之后,至过社前就要上新坟。焚香拜祭。 12、合火。除若有父母、其配偶健在,不能合香碗,父母、其配偶不在后才能合
* O8 v0 h: h8 a) w* h2 f$ ?  X4 B: w# q. h: X" C
+ W& B; M  K' u  j) Z+ n




上一篇:揭西县良田乡扎实推进农村“四拆”整治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