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同乡网(揭城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6008|回复: 0
收起左侧

[揭西景点] 揭西县棉湖镇兴道书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5 14: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揭西论坛后将可参与回复发表与同乡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x
兴道书院

揭西县棉湖镇兴道书院

揭西县棉湖镇兴道书院

! h+ `! c2 Y& y) w. x1 N1 D+ x& T  兴道书院在棉湖镇之东南,前临云湖。湖两旁,一为“之”字形桥,一为拱形桥,各有千秋,湖边木棉挺立,直刺云天。站在书院之前,近望隔湖岭顶埔,有如砚台。远望则层峦叠嶂,正中有铁山,海拔近五百公尺。三山并排,有如笔架。真个是“三山排青,一水汀碧”。
% p) R5 D/ y+ B6 Y$ {& G- t( N  书院正座宽十三公尺,深四十六公尺,前面门楼高耸,屋檐凌空,大门上有石刻“兴道书院”四字,有联云:“兴纪五百年,见知闻知,自古皆称名世;道传十六字,同学同乡,于今共颂作人。”门背则刻“砥行立名”。门楼内为天井,步入大厅,为文昌爷宝座。再过一天井,是一排高楼。楼下一厅二房,楼上斗拱交错,画栋雕梁,脊檐巍峨,祀魁星爷。楼前挂木匾书“造凤楼”。又有联云:% J* F! Z8 e9 s! r  k/ S+ D
  “是楼上主人,云水湖桥资览胜;幸棉中学子,凤龙: ]* v$ f( S8 A/ d3 z
  台阁定初基。”8 a" C% D/ I: [9 w; ^3 a
  书院左侧为瑞制祠,宽二十五公尺,深三十公尺。中央有一拜亭式厅堂,建筑精美,清雅脱俗,周围有书室二十余间,向着中厅,如众鸟之朝凤。7 [& C8 j7 Y4 S# b* _
  解放前后,书院几经修缮,门楼建为二层大楼,面貌稍易,但其格局仍保存原貌,堪为游赏胜迹。
  }! c! c- o# J1 h# k4 v  《揭阳县志》记:0 w  h1 V7 B( u8 I
  “霖田都兴道书院,同治十一年改建,厅堂之旁为书室二十余间,购置产业银二千四百圆。”0 Y  j) {+ n9 |) u3 B- X9 s
  据记载,兴道书院建于一八七二年,其实书院的历史要上溯到清初,可谓“源远流长”。. E6 a2 R: V; c2 ~/ b, ^- Q0 ]# o
  《揭阳县志》指出:“从前衙署在湖口村地方,前明洪武三年移住棉湖。”湖口村在今东园区洲仔郭村,自明初以来,棉湖已成为霖田都的首府,清时设“左堂”,修建城隍庙,实际是副县城了。因而明清以后,棉湖教育特别发达,成为一个文化中心。9 x1 ^" D* ^& R* V. b
  《揭阳县志》记揭西地区最古老的学校是棉湖社学,俗称老书院。其中收录二篇碑记。王秀(无锡人,巡简)的碑记指出;“棉湖距县治(榕城)六十里,为霖田一都巨镇。土田肥美,民物殷饶,衣冠之族,弦诵之家,甲于通邑。”
" q( d& z# Z- t  “爰卜吉于安定门外之左,购地九丈。”5 ^# v, B4 v8 L8 y$ S
  “鸩工于雍正八年九月二日,明年五月六日而学成。”这所社学,创办于一七三零年,今镇内的文祠小学即其遗址。7 Z! A/ u* K- g0 |5 q
  棉湖社学办了十二年,即搬到现在兴道书院这个地方,改名为鸿都书院。《揭阳县志》记:“鸿溪书院,在鸿溪,乾隆七年,举人陈元才建。”鸿溪就是云湖。县志收入陈元才的儿子子承(邑举人、永年知县)的《鸿溪书院记》称:“霖田之棉湖有社学,雍正八年邑宰湘潭陈公树芝暨巡简宰无锡王公秀始之,属予先君茂厥事嗣,是士气蒸蒸,日有起色。顾其地邻于市肆台司,或假道申宿,遂成传舍。先君屡思别觅僻处,为多士习静,骤不可得。后览胜至鸿溪,见三山排青,一水汀碧,颇有终焉之志。而藏修弥息,心迹双清,于书院为尤宜。爰度揆日,筑精舍于江浒,颜台曰文光,昭其文也,计三栋,夹室二十。广袤各十二丈,庖井悉备,规制虽未宏,颇喜不蹈场界,夙愿藉此稍偿。肇工于乾隆壬戍,计费镪约六百有奇。”鸿都书院是揭西地域有史所记的最古老的书院。以其所记面积,与今兴道书院相等。鸿溪书院办了一百三十年,才“改建”为兴道书院。4 r( Q( q% b3 W4 R# F, g
  一九二五年三月,国共合作的东征黄埔军指挥部曾进驻兴道书院,-和蒋介石的住房即于兴道书院内,十三日东征军西渡榕江,在金和区大公山打败了军阀陈炯明,这就是威震海内外的棉湖战役。) i$ ~9 K! R: H  u
  由此观之,兴道书院从社学开始,已历二百五十四年,从迁来今址开始,历二百四十二年。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揭阳县第一中学迁来此开办。一九四五年,兴道书院改办为揭阳县第二中学。一九六五年改为揭西县第二中学。文革期间的一九六七年改名为东方红中学。一九七八年,改名为棉湖中学,并于隔湖岭顶扩建校舍,书院旧址仍为部分师生的宿舍。一九八五年拟将此院改名为兴道中学,与棉湖中学分开,独立创办另一所学府。. [' |; u. P- N4 a+ j7 R* ]
  兴道书院变迁,是棉湖历史的见证,是教育沿革的记录。她也是国民革命的纪念地。
3 u0 \2 E- W4 Y2 v. v




上一篇:揭西县五经富镇-龙颈水库
下一篇:揭西县五经富龙颈水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