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同乡网(揭城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6701|回复: 0
收起左侧

[揭西景点] 龙颈波光(龙颈水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 06: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揭西论坛后将可参与回复发表与同乡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x
龙颈波光(龙颈水库)在(揭西县)五经富镇之北,处于龙江上游。龙江发源于丰顺县之八乡山,蜿蜒三十里,注入揭西县境,又穿越六十里,注入榕江南河,为南河最长之支流。一九五八年,在此兴建水库,历二年余而竣工。在与丰顺交界处建上库大坝,又在下游的龙颈口建下坝。蓄水量达一亿多立方米,是县内首屈一指的水库。* Z' B! w0 T; X3 A

5 `5 |% _! M: `1 f  K; ?4 H$ _0 u    上库大坝,高达五十七公尺,有如一座大山,截住洪波。坝上宽阔平坦,将两旁高山连成一片。右侧有楼阁,红墙绿瓦,古色古香。左边水中有圆形放水台,亭亭玉立。往前一望,碧波渺茫,纵横十余里。上游山货,在此集散,为繁忙之转运站。
! ]5 t; ~/ v/ J* @4 Q+ a9 k8 O- U" ?% H
    坝左侧高山半山腰,有一隧道通入,乃一地下宫殿,因处水平线之下,又称水晶宫,内分四层楼,装电机三台,共九千六百千瓦,日夜机轮飞转,马达轰鸣。控制室中,银光屏闪闪发亮,似珠光宝气。各层之间,回廊相接,长梯相通,迂回曲折,可从另一洞口而出。
1 v0 g1 M, C/ O+ t/ x; B3 j$ t2 T
( @$ a) u8 G- S4 V1 M    离上坝十余里的龙颈口,两岸高山狭峙,左边彩塔山,有梯田痕迹,望之如塔,下坝即建于此,坝高四十三公尺,有水从一侧山洞轰然奔出。坝外大楼为发电站,装机三台,共九千千瓦。电站周围,电竿如林,电线如网,蔚为奇观。9 x! w; w5 l; r' e

( e& Q; L6 |( C    从下坝到上坝,有公路相通,然游览水库者,最宜乘船。下库十余里平湖,电船往来如梭。其地山高林密,郁郁苍苍,山青水绿,江山如画,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O: S* {" X3 `
7 W4 @* I& f$ r/ h

% Q; k+ }0 t4 ?9 Z+ ]' L    下库中段,大尖山下,剑门坑从西注入。这里原来三村鼎立,江中设有一古渡,称为张陆渡。渡头有一古井,称为宋帝井。《揭阳县志》记:“张陆渡,尖山下。相传宋太傅张世杰、丞相陆秀夫经于此。中有井号宋井涌然而出,清澈可监毛发,至今民犹备牲礼往祀之。”
4 e+ ^* w6 w7 `) R2 m6 j! `+ W/ i9 }, U/ J) v2 E
    相传南宋末年,张世杰、陆秀夫带着九岁的宋帝昺,为元兵所追迫,逃至大洋村东面的塘湖,在此立碑刻石,暂作栖身,其碑今仍完好。后元兵追至,宋军逃至此渡口,设渡收集残兵。帝昺在荒野露宿时,身边忽现一井,井水清甜,以供御用。后在龙颈口彩塔山下誓师,其兵屯于西侧,后其村称营盘寨。寨后山谷有砾上硿,乃一百公尺以上的飞瀑,忽而响声大作,闻于四方,以壮军威。彩塔山之西,地面涌出温泉,以供军士洗澡,其地今称汤湖。谁料元朝大军到来,苦潭埔一战,宋兵死伤大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帝昺君臣往东南逃奔,才走了三四里路,连玉玺也丢了。事后,当地村民将宋兵残骸埋于苦潭埔,立碑曰“厉泉”。因见埔上常罩阴云,悲风阵阵,故每年备礼品以祭。在丢玉玺的地方,今叫石印村。
9 j4 k* E. L4 B, S5 B- Q! J# E* O5 @1 b& u- J% _
    自从建了龙颈水库,宋井已淹于水中,张陆渡也已撤去,惟见电船飞驶,浪花飞溅。但当日的沉痛史事,仍令人为之凄怆。
7 P7 I% S& \, P6 {" u/ C# x. A$ I" S$ {
   《揭阳县志》还记载着怀念张陆渡的二首诗。
3 S" g0 O9 e( L9 r+ v' R! A& D3 K3 o( O; r/ K
    清嘉应进士、监察御史邱玖华《过张陆渡宋井怀古》:谁使神州坐陆沉,空余荒井尚深深。石泉幽咽忠臣泪,野露寒沾帝子襟。万里山河萍破碎,百年家园泪淋零。西湖蟋蟀人何在,洋水浑流直到今。
/ y5 Q2 b2 j2 m5 W& M) E+ e5 F" O% @3 j) ^7 S1 N
   清东莞举人、揭邑教谕邓大业《过张陆渡宋帝井有感》:此地旧传张陆渡,忠魂犹见起旋涡。荆舒误国缘新法,缪丑愚君在议和。二圣蒙尘无反旆,举家沉海有随波。何须更向涯门去,井畔停舟慨已多。




上一篇:坪上镇石内冰臼
下一篇:揭阳汤泉宾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